春节前夕2025年1月27日下午,学校心理指导师专家委员会举办了春节团拜会。参会专家和同学们高度评价校园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取得的成就,对学校心理指导师专业人才培养给予高度称赞。
近年来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,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—2022)》显示,参加调查的青少年渴望被理解、被关注,却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心理支持而陷入孤独与迷茫。在此背景下,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于今年开展了“心理健康青春行”专项活动,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注入了新力量。
近期,一场旨在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、提升公众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的科普活动——“心灵绿ZHOU”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启动仪式。活动由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指导,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、上海市科普基金会、上海市医学会联合发起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、华师大教育集团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,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。来自上海市多所中小学的近两百名学生代表,以及专家学者、社会公益人士和媒体代表等共同参与。
近日,中国警察网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委会联合发布《“开学季”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预警研究报告》。报告指出,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、隐匿性强;影响因素多元化,防控难度大;社会关注度高,但专业工作机制仍不健全等三大特征。
在我们身边一些孩子显得过于依赖,而另一些则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自主与独立。这背后,往往隐藏着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主性方面的不同策略。自主性,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石,其核心在于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和自我负责的能力。结合心理学原理,以下十种策略将助家长们深入探索并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性。
手机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亚类,具体是指在使用智能手机中,会失去对手机的控制,从而对手机的各种功能产生心理依赖,对手机过分关注,在不能使用手机的时候,个体会出现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。
想要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,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情绪。有个表达叫作“情绪颗粒度”,指的是在不同情况下,区分并识别出自己感受的能力。情绪颗粒度高的人,能够准确识别并且描述出自己的情绪。他们看待情绪,就像是品酒师品尝一杯红酒,可以有很多层次和细节。在情绪颗粒度高的人看来,高兴可以分成开心、愉快、得意、振奋,以及欣喜若狂等。
儿童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身心发展异常,同时,母亲孕期的卫生情况(如,孕期营养、孕期服药、生产过程等)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,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。